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动态>考研新闻> 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更新时间:2008-10-29】【阅读次数: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始于1958年,1987年建立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晶体材料的重要基地,它致力于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和性能研究,由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支撑, 拥有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和博士后流动站,为研究生的培养搭建了跨学科的平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功能晶体的探索和研究,薄膜晶体材料的生长和研究,晶体生长基本过程的研究,以及相应产品的开发。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实验室共设凝聚态物理、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专业,涵盖晶体器件物理、晶体物理、材料设计与新材料探索、材料组成结构缺陷与性能、人工晶体、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纳米材料等研究方向。(http://www.icm.sdu.edu.cn/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7年经国家计委和教委批准,开始筹建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后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资源环境微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研究利用包括基因工程、代谢工程以及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手段,选育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新菌株,研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进行微生物、酶的资源开发和遗传改造,开发利用微生物功能的新工艺、新技术。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微生物技术主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规模最大的国家微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http://www.lifesci.sdu.edu.cn/new/

胶体与界面化学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于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并于1996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多年来,实验室秉承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传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自2003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包括“973”计划子课题6项、“863”计划4项、国家攻关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7项等各类项目162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35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40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6篇,影响影子在3.0以上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技术成果转让27项。(http://202.194.4.88/icic/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重点实验室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在金属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陶瓷材料的液固态结构及其应用、材料连接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9人。实验室所涵盖的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过去五年里,承担了23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其它一批科研项目,研究总经费2583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23 项,发表的论文中有600余篇被SCI/EI收录。实验室成立以来,共获得2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其中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http://www.mlsh.sdu.edu.cn/

 

实验畸形学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200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涵盖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和胚胎学四个二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发育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现有教学及科研人员22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大学关键岗位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16人。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38项,科研经费1620多万元,学科建设经费10300万元。共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8项,国际合作奖1项。在《Cell》、《Nature》等杂志发表相关科研论文400余篇。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因素致畸机理和先天畸形的生殖生物学研究;常见先天畸形及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致畸相关病毒的致畸作用机理及预防措施的研究;模式动物的发育机制及基因调控研究。(http://www.terat.sdu.edu.cn/

 

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于2005年,2007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以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密码理论与信息安全技术科研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形成了密码理论、密码技术与应用、数论代数安全计算和网络与系统安全四个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重要课题,获得多项国际权威密码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省部级奖。实验室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人员多次受国际知名密码研究机构邀请做学术报告,并多次邀请国际著名密码学家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实验室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中青年人才,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http://www.infosec.sdu.edu.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