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业硕士>翻译硕士> 文章内容

2015年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更新时间:2015-01-04】【阅读次数:
一、概念

  1、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

  2、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3、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又短促的情绪状态。如欣喜若狂。

  5、*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6、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8、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属于高级情感,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活动的解决相联系。

  10、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和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叫激奋水平。愈兴奋表明激奋水平愈高。

  二、填空

  1、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分,把需要分为: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2、情绪状态有: 心境、激情和应激 。

  3、情感状态有: 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

  4、*表情动作简称表情。表情的动作分为: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 。

  5、情绪、情感具有 信号功能 和 调节功能 。

  6、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情绪情感可以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与减力作用。

  7、当个体缺乏某种依赖条件时,就会体验到缺乏感的心理状态。若这种状态被意识到,称为愿望;未被明显意识到,称之为意向。

  三、问题

  1、论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独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带有环境性;情感既有环境性,又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④从表现角度看,情绪带有冲动性,情感有意识性,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

  (二)联系

  ①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对情绪有巨大反作用。

  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③同一种情感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2、联系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3、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 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 要是其它各种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需要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需要;而后产生安全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到 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自我实现需要占优势。

  5.各种情绪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