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真题下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文章内容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08-11-10】【阅读次数:
一 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硕士生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敬业精神。
2、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了解有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较深的学术修养。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 研究方向
1、智能计算与协同技术
研究计算智能及智能软件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CSCW),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技术,内容发现与内容服务技术等,开发应用系统。
2、网络与分布式技术
研究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协议、性能检测、安全性及并行计算等方面的技术,探讨其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开发基于相关技术的应用系统。
3、几何造型和信息可视化
研究新的几何造型理论和方法,包括:能量、面积等的极小化;数据点的参数化;带约束的曲面设计;灵活的曲线曲面造型;简单高效的曲线曲面光顺。
研究基于三维数字的人体可视化模型,包括:基于医学成像数据的可视化人体模型的构造;可视化人体模型的快速计算和显示方法;基于可视化人体模型的虚拟现实软件。
4、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研究密码算法、数字签名、密钥管理与身份认证协议、层次结构访问控制协议等的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特别是PKI)的设计、分析与研究;信息系统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标准协议研究;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三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二年至三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三年。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 34,其中必修22学分(含前沿讲座2分),选修12学分。
五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 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基础课6学分、学位专业课6学分。
前沿讲座2学分。(具体要求)
2 选修课
不少于12学分。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2-4学分。
硕士生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每周4学时,一学期,计2学分。
体育课作为选修课记1学分。
3 补修课
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生应补修下述2门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必须考试通过,不计学分。
(1)程序设计基础
(2)计算机系统结构
前沿讲座的基本要求:
①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对本学科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
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②前沿讲座的形式:一是硕士生本人做专题综述,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做学科前沿系列报告。前沿讲座由教师和硕士生讲授交叉进行,以讨论和对话为主要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
③前沿讲座的次数: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0次,并在讲座中承担学术报告任务不少于3次(每次2个学时)。主讲者要求写出讲稿,讲稿内容充实,有个人见解,能反映学术发展动态。
④前沿讲座的考核要求和方式:硕士生自第一学年开始,必须参加下列研究方向之一的前沿讲座,由参加前沿讲座的研究所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成绩取得合格以上者记2分,不合格者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的撰写。本专业设置的前沿讲座有:
(1)智能计算与协同技术
(2)网络与分布式技术
(3)几何造型和信息可视化
(4)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硕士生第二外国语,作为选修课,每周4学时,一学期,计2学分。
体育课作为选修课记1学分。
六 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硕士生进行科研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至少用一年左右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
1、选题、开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尽可能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研究项目等相结合。
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初中期筛选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研究所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计划等。专家对其开题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认可后确定论文题目,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应在介绍所涉及领域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理论、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要求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要求语言流畅、逻辑严谨。硕士生论文中的主要结果应在国内核心期刊学术刊物上发表或通过省部级以上技术成果鉴定。
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以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硕士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参与科研项目,完成相当的科研工作量,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至少在国内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一篇与其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本专业国内核心期刊界定见附录)。
(2)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硕士生,须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在本学科国家一类刊物或被SCI、EI收录。
(3)作为骨干参加省部级以上项目,并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
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3-5个月提交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分委员会,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预审小组,对修课情况、论文阶段科研工作(面向理论研究的,侧重学术论文质量和工作量,面向应用研究的,侧重软件或系统的工程量与技术难度)和学位论文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程序。答辩委员会严格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学位答辩规定进行论文答辩。通过答辩者,推荐到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分委员会审查表决,表决通过的,上报到校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并由校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
八 实践环节
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作为骨干参加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承担至少36个课时的教学或教辅工作,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对其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不能参加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