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真题下载>大学外语教学部> 文章内容

2009山东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08-11-07】【阅读次数:
一、总则

(一) 为了指导山东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结合山东大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大纲。
(二) 大学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充分利用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 入学时已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七级或以上水平。

三、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在内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四、教学要求

为了突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特点,根据山东大学新生入学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后续(专业英语)阶段。 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的教学要求又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各阶段各层次的教学要求如下:
(一)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要求:
一般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较高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够基本读懂自己专业方面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的主题基本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文小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包括中学和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其中2500个单词(包括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词汇)为积极词汇。

更高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等,并在其结构较为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要点。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方面的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或专业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较长、语言稍难的文章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3.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在半小时内写出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内容完整,文理通顺,思想表达清楚。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包括中学、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但不包括专业词汇),其中3000个单词(包括中学、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词汇)为积极词汇。

(二)后续(专业英语)阶段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比较熟悉、正常语速的英语讲课、会话、报道和讲座,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并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经过准备,能就与本专业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作简短的报告,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能顺利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文献资料,能掌握其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并能对重要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述。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
4.书面表达能力:能在阅读有关专业的书面材料时作笔记、写提纲、写论文摘要和论文简介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80词的有关专业内容的短文或信函。文理基本通顺,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将有关专业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英译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译英译速为每小时300汉字。
6.推荐词汇量:领会式掌握1000-1500个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词汇,其中300-500为积极词汇。

五、课程设置

根据三个阶段的教学特点,课程设置分为两部分。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有综合类基础课程和应用类课程,综合类基础课程为必修课,包括:“视听说”和“读写译”两种课型;提高阶段的课程为必选课、通选课或选修课,视不同级别而定,共分四大门类:
语言技能类课程:翻译技能、写作技能、英语视听、英汉口译等。
语言应用类课程:应用文写作、学术交流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等。
语言文化类课程:英美社会与文化、中外文化对比、报刊选读、外国影视欣赏等
专业英语类课程:专业文献选读与翻译、论文写作、科技英语等。
以上两个阶段的课程全部由外语学院大外部承担。后续(专业英语)阶段的课程包括双语教学和各专业的英语教学,可由大外部或各学院专业教师承担。

六、教学安排

大学英语课程分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后续(专业英语)阶段。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的课程主要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第二学年,共4学期,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共16学分。后续课程可根据各学院的情况自定。
(一)、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的教学采用分级教学形式,新生入学后经过英语考试,按成绩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他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分别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基础阶段的英语课为必修课,一级班总课时数应不少于288学时(4学时×17周×4学期), 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共16个学分。二级班总课时数不少于216学时(4学时×17周×3学期), 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共12学分(另外4个学分通过提高阶段的课程获得)。三级班总课时数不少于144学时(4学时×18周×2学期),安排在第一至第二学期,共8学分(另外8个学分通过提高阶段的课程获得)。基础阶段每周4学时,分为视听说课和读写译课。
视听说课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配合教师的辅导;读写译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应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采用大班形式上课。

(二)、提高阶段
提高阶段的教学分为必选课、通选课或选修课,每门课为36学时,2个学分。每周4 学时。一级班的提高阶段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之后,为通选课或选修课。二级班的提高阶段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为必选课, 共两门,4学分。三级班的提高类课程开设在第三、四学期,为必选课,每学期两门,共8学分。(参照附录)

(三)、后续阶段
后续阶段的教学可由大外部或各学院的专业教师承担,建议每周不少于2学时,至少开设一年。时间应在基础阶段之后。学分可由各开课学院自定。

七、教学模式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对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应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1.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基础阶段的视听说课要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配合教师的辅导;读写译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 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向学生提供现代化自主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利用自主学习中心和其它条件,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材料进行自主自学。
3. 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要大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电台,视频广播,校园网等的作用,强化实践环节,营造理想的英语学习氛围。



八、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应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形成性评估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相互评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终结性评估是指期终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体现大纲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教学要求,要把口语考试纳入期终考试内容中。

九、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学重点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因此,新形势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从原有的重视阅读、轻视听说向重视包括听、说、读、写、译在内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方向转变。

2. 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的关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听说实用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把听说放在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不意味着削弱阅读。应注意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协调发展,在加强阅读训练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学会用英语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做到学以致用。听和读是获取信息的渠道,说和写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渠道,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不应分割和对立。

3. 教学模式与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以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它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但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大学英语教学,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就不重要了。课堂教学有着计算机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学生及所运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特点,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4.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学会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同时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要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会自主学习,使各类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5. 教学评估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贯彻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评估方法要科学、公正,测试内容要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着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

6. 重视和加强教学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广泛利用将促使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因而也就对常规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管理方式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1) 建立系统全面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描述,教学安排,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并将其公布到网上,供教师和学生随时参考。
2) 学生网上学习的出勤率和学习效果都应有及时的反馈和记录,以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