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注
槐鹏程:第四届亚太地区公共卫生大会总结及收获体会
2013年11月21日至22日,第四届亚太地区公共卫生大会(The 4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Public Health, APCPH)在越南芽庄举行。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32个国家的300名代表参加。在导师马伟副教授的带领下,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分会口头报告。
此次会议由世界公共卫生联盟(World Health Fede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s, WFPHA)和越南公共卫生协会(Vietnam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联合主办,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健康”。本次会议旨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已深入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状态、发病死亡模式、贫富差距和社会稳定。大会共设置10个分会场,主题涉及到气候变化与疾病复发,气候变化的易感人群,气候变化的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和行为改变,以及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经验等。
来自英国东伦敦大学的Mala Rao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毕鹏教授、越南肯特大学的Le Anh Tuan教授、越南卫生部的Nguyen HuyNga教授、瑞典于默奥大学的JoacimRocklov教授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张颖博士与参会代表一起就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专题讨论。共有60名代表在会议上作了专题口头报告,同时大会收到35份气候变化与健康的专题海报并在会议上展出。我的口头报告题目为“Associ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and years of life lost in Ningde, China”,发言结束后就台风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
此次会议使我受益颇深,气候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类健康。1880-2012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大约上升了0.85度。由于海水受热后体积膨胀,同时大量冰雪融水流入海洋,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以每年1.7毫米的速率升高。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0世纪中叶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发生明显变化。热浪发生频率更高,时间更长;陆地区域的强降水事件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存在长期增加趋势。本世纪以来,影响我国台风的强度明显增加,平均每年有8个台风登陆,其中有一半是最大风力达到或超过12级的台风,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增加了近一倍。要控制气候变暖,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需要多部门配合,更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应对。
此次会议展示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给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