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真题下载>公共卫生学院> 文章内容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简介

【更新时间:2008-11-10】【阅读次数: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是按照新学科目录,于2001年由原流行病学教研室和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合并而成。1978年开始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现为教育部与山东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并已列入"十五"211建设项目。目前在职人员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7人。另聘请了6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特聘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本所下属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两个室;分子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信息数据处理三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300m2,拥有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离心浓缩动干系统、超纯水系统、梯度PCR、低温高速离心机、分子杂交炉等一批价值5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
  该所除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教学任务外,还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高层次科研和管理人才。现已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生100余名,遍布世界各地,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现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生50余名。
  本所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委、国家计生委、教育部、卫生部、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省"十大示范工程"、医药卫生攻关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大批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300余篇,获国家、部(省)级等科技成果奖励30余项,编写出版专著及教材20多部。
  本所目前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其特点是跨学科交叉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重点是制定和评价干预措施。(1)慢性病流行病学,主要是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自群体与分子水平进行流行病学研究。(2)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人口学等医学科学研究领域。(3)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主要是对AIDS/HIV感染、性传播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肝炎及TORCH感染等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相关病原体的致病机理、受感染机体的防御机制及人类行为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等。(4)意外伤害预防与安全促进研究,主要与瑞典Karolinska医科大学、"WHO社区安全促进协作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系列意外伤害基础性研究,引进"社区安全促进"模式,针对我国实际,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目前本所已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阿拉巴马大学、怀特州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瑞典Karolinska医科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公共卫生教育与科研合作关系。4名国外客座教授分别聘自美国和瑞典。本所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均有长期国外工作的经历,绝大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都曾在国外研修,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所长: 赵仲堂
副所长:王束玫(常务副所长)、刘言训、姜宝法、薛付忠
办公电话: 流行病学室 88382141 卫生统计学室: 88382140
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著作: 流行病学室 卫生统计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