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真题下载>法学院> 文章内容

2004—2007:山大法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

【更新时间:2008-11-08】【阅读次数:
2008年,山东大学法学院将迎来建院二十五周年。回顾二十四年历程,曾有一批山大法学奠基人筚路蓝缕十几年艰苦创业,曾有一批山大法律学人承继基业近十年风雨兼程,还有一批山大法学建设者倾注心力三四年继往开来,使得山东大学法学教育走进了一个辉煌时期。

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在山东大学法学教育二十四年的历史上,2004—2007是建立在以往事业基础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盘点这四年,比较法学院发展的前二十年,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组组数字。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由过去1个博士点到现在3个博士点,成为全国除法学一级学科点外唯一拥有三个博士点的法学院,并在激烈竞争中设立了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省级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空白的情况下建立了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学术科研方面,前二十年法学院只有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四年学院有7个课题获国家级立项;省部级项目二十年总计不超过10项,近四年共有27个省部级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二十年共获12项,近四年即获28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在学术交流方面,从1983年到2003年,学院共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场,国际性会议为零 ,从2004年至今,法学院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1场,国际性学术会议10场;前二十年来访学者约计128人次,学者海外访学12人次,学生海外经历3人,学术讲座共约计56场,而近四年来访学者超过460人次,学者外访28人次,学术讲座共315场,学生海外学习经历27人。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四年来本科教育连续三年获A++等级,排全国600所法学院系的前4位,还荣获“挑战杯”学术竞赛一等奖和“理律杯”全国模拟法庭比赛冠军等全国性奖励。在硬件建设方面,那座凝聚全院教职员工心血汗水、体现群体良风善义的新法学楼正在建设中并将于明年启用,目标是改善教学科研设施……

这不仅仅是一些事实性的陈述,通过这些数字能够描述山东大学一份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深知,展开这些指标数字就是我们亲身经历的过程和场面,里面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合成了我们勤奋执著艰苦创业的2004——2007。2004——2007,从头到尾自始至终,我们信守道义恪守职责极尽本分。四年间,有多少人专心管理与服务加班加点非常作息几乎没有周末概念,有多少人忘我奔波苦心劳作为大家谋取福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多少人用足心情教书育人专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疲惫着身心,有多少人潜心学术牵领学科专注于学问精进和创新不惜心力,有多少人精心筹划伯尔曼、西原春夫们学术访问为法学教育国际化劳心费神……我们真诚感谢近35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帮助我们发展学术、建设学科、培养人才、推进国际化、改善教研设施,这些关心和帮助推动着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借着良好走势一级学科触手可及,用四年的时间倾注全力打造新法学楼,为山大法学更长远和美好的未来奠基。与此同时,我们不要忘记感谢自己,我们相信,我们当中那些真正为山大法学思想和行动、忠诚于法学事业和学院大家庭的人们,都将成为山大法学发展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

2004—2007临近尾声,在即将结束山大法学发展史上这一重要时段的时刻,我们最后要做的也是对学院事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纪念一位历史人物凝练和渲染一种精神。今年是山大法学主要奠基人乔伟教授逝世十周年,我们出版了题名为《莫把壮志付东流》的乔伟纪念画册。透过一幅幅关于一个山大法学人物的珍贵图片,加上对他所处时代的正确理解,我们定格并阅读了一位法学和法律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乔伟教授一生潜心学问,励志育人,勤勉于法学与法制,凭着对民族、社会和生活的热爱与忠诚,为理想和事业竭尽心力,“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写就不悔、无憾和荣誉的人生;他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浩然秉性,“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抱持法律人的社会责任、事业信念与生活激情,坚韧不倦追求真理和正义,塑就令人景仰、催人奋发的卓越人格!纪念画册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物静态性的历史记载,一组组生动的素描流淌着一种人生姿态、人格风范和质朴情怀,对与这位人物和他的事业相关联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笔超越那个时代的精神资财!乔木青青,精神永恒!

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纪念活动为2004—2007画上句号。这不仅仅是为了怀念,更是为了继续一份事业,为了负责地面对山大法学的未来!